萃文書院

萃文書院─南高雄文教重鎮

地點:觀亭國小及觀亭紫竹寺旁

萃文書院   門鄉原名「羅漢門」,是台灣傳 佛講學最早的地方。傳說中,本是「雕題黑齒之社,蠻荒之村」 ,尚無地名的地方。因明末大學士太僕寺卿沈光文先生,不滿鄭 經嗣王位之後,頗改其父之臣與政,而作賦諷之,幾至不測,乃 變服逃抵羅漢門,結茅為僧,教授生徒。
  由沈光文逃禪結茅、首開文風之後,羅漢門漸成一個教學重 鎮。萃文書院位於內門鄉觀亭村內,距內門紫竹寺約五十公尺,其 院宇規模建築雖不大,但歷史悠久,且還在遜清時代,便曾擔負南 高雄一帶地方文教發展工作。
  其起源乃科舉時代,清政府以八股文章取士,並未設立學校 ,嘉慶十七年(西元一八一二年),地方人士貢生游化等三、四 人發起尊崇孔子及諸賢,發展地方教育,並弘揚中華文化,首倡 興學之舉,地方人士爭相贊助,遂創設「萃文書院」,教育子弟 ,萃文書院 嗣後至道光二十四年再由董事貢生黃玉華等重予擴建,益增宏偉 ,並絡續延聘教師教讀,舉凡附近之旗山、關廟、歸仁、新化、田 寮、美濃等鄉鎮紛紛風聞前來就讀,一時蔚成風氣,盛況不替,於 是代代相沿,名士濟濟。萃文書院的設立,成為羅漢門文化發祥地, 在數百年前便促成了內門鄉文化的發達,所以,當時本地諺語有云: 「九萬十八千(指財富)、八秀三貢生(指功名)」這句話。


< H.c.c. 工作室 製作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