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轄內莊名源由及位置簡介:
番仔鹽:
位於內東村的正中央,在明鄭成功來台之前就有荷蘭人在
此經商做販鹽的生意,先民見荷蘭人紅頭髮,而稱紅毛番,也叫「
番仔」,番仔賣鹽就叫番仔鹽,所以番仔鹽就因此得名。
柿子園:
位於內東村中心,與番仔鹽隔一小溝而相對,在清初先民
來台時,一片皆是柿子林,因而稱為柿子園。清道光十五年,居於
此地的黃玉華先民考取貢生,在其住屋前高豎旗幟於高空飄揚,遠
在幾里外即可瞻仰其旗,於是被稱為旗官厝或旗官腳。又因貢生所
建的府第雄偉也叫為黃厝。因而柿子園、旗官腳,黃厝同時並稱。
花林:
位於內東村東南隅,虎頭山的南方,番仔鹽的東南方,在清 初時先民來此時,一片都是梅花林,初時叫蝦梅林,後來稱為花林 。
註:據網頁作者參考古文獻及地圖所得資料,花林古稱應為蝦蟆林,後來不知為何
被寫成蝦梅林,其原因待詳查。
鄉親補充: 我家住內東村夏梅林
,想要告訴網站花籃的由來.古時的蛤蟆林有很多青蛙和癩蛤蟆 ,居民很少 ,生活清苦一部分以賣青蛙貼補家用 ,外地人就以此因為地名 ,
後來覺得地名不雅, 以地形似花籃而取名花籃 , 現在的夏梅林是以蛤蟆林的諧音而改。 呂惠美 900526
虎頭山:
位於內東村的東隅,隔小烏山與中埔村相鄰,花林的北方
。其地勢雄偉如虎頭狀,也有人稱為虎穴,與東埔村的龍潭相提並
論。虎頭山三面環水,真是山明水秀,以堪輿之論,虎頭山之地是
建墳墓的佳地,現在設為內門鄉第七公墓之墓地。虎頭山是清時先
民視其地形如虎頭而定名的。
大份田:
位於內東村的東隅,虎頭山與小烏山中間的凹地,是一片
良田,於日據時代清丈土地時所命名,稱為大份田。
公山仔:
位於內東村南方。此地為山丘,早期是荷蘭入與我先民共
居的地方,因而叫為公山仔。
茄苳崙:
位於內東村東北隅山丘,番仔鹽的北方,其得名是清初先
民來台時,山崙上長滿茄苳樹,因而得名茄苳崙。
茄苳仔:
位於內東村的西北隅,於石堀的北方,其地名是因清先民
視其地有高入雲霄的茄苳樹,而定名為茄苳仔。
石堀:
位於內東村的西北方,在茄苳的南方,茄苳崙西方的山凹地
方,其地形如一瓢,因此清時先民叫石堀。
烏山頭:
位於內東村的西方,石堀的西南方。烏山縱臥內門的西邊
,與台南縣為界,南起烏山頭,北綿延至中央山脈,在觀亭、內門
,木柵西看這條山脈終年是黑的,因而清時先民稱這一山脈為烏山
,烏山的南端起頭就叫烏山頭。在日據時代在此劃定台南州與高雄
州的界線,並在此釘下界樁,因而叫州界。所以州界,烏山頭之名
同時並用。站在烏山頭,東可俯覽整個內門盆地,西可瞭望龍崎山
地,嘉南平原,若晴朗天氣可這望至海,烏山頭的青山綠竹,景色
宜人,是郊遊的好去處。
尪仔上天:
位於內東村的西南隅山地,其山地高尖矗立,在谷底瞻
仰矗立的山尖,高入雲霄,似是美麗的泥人飛上天。此地景色可媲
美月世界,但是缺少開發,交通不便。尪仔上天是清先民所命名的
,當時是叫蓊仔上天。後來「蓊」字卻變成「尪」字,其因不詳。
鹹水埔:
位於內東村的西南隅,於尪仔上天的西南方,與瑞山村的
長潭相鄰,其地形四周皆是山地,谷底一塊小平地,平地中有泉水
帶鹽味,因此清時先民即稱為鹹水埔。
王厝:
位於內東村的中央,西門國小的西方,清時王姓先民在此定
居,其子孫繁多,宅第廣闊,因而被稱為王厝。
|